2020年2月8日舉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新聞發(fā)布會上,衛(wèi)生防疫專家強調,目前可以確定的新冠肺炎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
直接傳播和接觸傳播我們都知道,氣溶膠傳播是什么?新冠病毒新的傳播方式?此消息引起社會恐慌和民眾的不安。

很多人擔心還能不能開窗通風?宅在家里會不會感染?戴口罩還有用嗎?
小諾經(jīng)過詳細了解后,想對大家說事實真相沒大家想的那樣可怕,大家不要恐慌!
什么是氣溶膠?
中科院地球環(huán)境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氣溶膠化學與物理實驗室主任、國際氣溶膠學會秘書長曹軍驥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表示:
氣溶膠是人日常說話、大笑、唱歌等過程中排出的液滴,呼吸、咳嗽、打噴嚏均會產(chǎn)生液滴。其粒徑一般100微米及以下,呼出人體后很快(1秒甚至幾十毫秒內)蒸發(fā),形成飛沫核(粒徑幾微米),且飛沫核長期懸浮在空氣中并隨空氣遷移,增加了無接觸傳播的風險。
南方科技大學力學與航空航天工程系教授鄧巍巍在微信公號進一步發(fā)文稱:氣溶膠是新冠病毒的超長時空傳播途徑!
“可能大家都有過這種經(jīng)歷:走在樓道里甚至路上,明明周圍幾十米之內都沒有人,但仍然可以聞到煙味。我們聞到的就是煙草燃燒后形成的幾百納米左右的顆粒。越小的顆粒,空氣的粘性作用就越明顯。微米級的顆粒在空氣中像是芝麻撒在蜂蜜里,幾乎不下沉。
這種在氣體中穩(wěn)定分散懸浮的液態(tài)或固體小顆粒(直徑 0.001~100 微米)叫做氣溶膠。之所以翻譯為“膠”,大約就是取顆粒與媒介之間黏黏糊糊、難分難舍之意。
含有新冠病毒的飛沫核尺寸就在亞微米到微米的范圍,與煙草燃燒后的顆粒尺度類似。因此,飛沫核在空氣中可以懸浮很久,并且在空氣中湍流的推波助瀾下漂移到遠方。
飛沫核中的冠狀病毒有蛋白質膜殼的保護, 可能在相當長的時間保持活性。若是被人吸入體內,就有可能導致感染新型冠狀病毒?!?br />
氣溶膠傳播距離到底有多遠?
曹軍驥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表示,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報告曾指出,病毒或細菌可以通過氣溶膠經(jīng)長距離傳播而在短期內導致大面積感染。
氣溶膠傳播方式與飛沫傳播相比,兩者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傳播距離不同。
飛沫是人打噴嚏或者咳嗽等活動排出的唾沫液滴,其粒徑一般為1至5毫米,在傳染源1至2米左右的空間內傳播,屬于近距離傳播。
而
氣溶膠的傳播距離可達數(shù)百米甚至更遠,遠遠超過飛沫的傳播距離。
新冠病毒真的存在氣溶膠傳播嗎?
在國家衛(wèi)健委發(fā)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中,關于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是這樣描述的:
“經(jīng)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途徑尚待明確?!?br />
可見,飛沫傳染和接觸傳播仍然是新型冠狀病毒主要的傳播渠道。為什么提出氣溶膠的可能性呢?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感染內科主任李太生對此解釋是:
“本條更新內容提醒臨床醫(yī)務人員在進行如氣管插管等操作時應注意采取空氣隔離措施,如佩戴醫(y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
所以對普通公眾而言,在一般的工作生活條件下,采取正確佩戴口罩的飛沫傳播防護措施,足以得到有效保護,“在公共場所,尤其是密閉環(huán)境中佩戴口罩,勤洗手,是最有效的防護措施。
氣溶膠傳播途徑尚待明確,
普通民眾需要重視嗎?
一定要重視,但不必過于恐慌。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教授李后強也撰文表示,由于氣溶膠顆粒比較大,一般大于10微米,50微米以上的最多,因此一般醫(yī)用口罩(或者防范霧霾的口罩)可以阻攔這種粒子。
特別小的氣溶膠粒子(半徑小于0.1微米),重量輕,主要分布在高空(來自土壤的靠近地面),隨風飄走了,人呼吸到的可能性不大。另外,氣溶膠質點比表面能很大,又有電荷,病毒很容易被破壞,存活度不高。
同樣地,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麻醉科醫(yī)師凌楚眠也指出,實際生活中,暴露在外的病毒絕大部分都很快死亡,只有達到極高數(shù)量級的閾值,部分病毒才有機會“碰巧”由黏膜進入人體;
同樣,通過氣溶膠的形式懸停在衣物、皮膚的病毒,只有極微小的比例能通過手部觸摸進入眼口鼻。這樣的病毒量,引發(fā)疾病的可能性不高。
預防氣溶膠傳播,
家里要不要開窗通風?
很多人聽到新冠病毒可通過氣溶膠傳播,便開始糾結要不要開窗。
對于普通小區(qū)居民,在家一定要開窗通風??梢詼p少懸浮的氣溶膠的影響。
但需要注意,氣溶膠是有可能隨空氣流動的,由于氣流方向不當,可導致污染氣溶膠流向干凈的區(qū)域。
如果有居家隔離者,必須單間隔離,或處在全屋出風的位置,公共區(qū)域或其它房間自然通風時必須關閉患者所在屋子門窗。
同時注意不要用風扇等高流速設備通風,以免引起湍流,讓本已沉降的微粒重新懸浮。但可以使用空氣凈化器加速凈化室內氣溶膠。
華為榮耀親選生態(tài)產(chǎn)品—凈諾抗菌除醛空氣凈化器采用高效過濾材料,去除0.3微米以上顆粒物,單次過濾效率達99.5%,有效過濾氣溶膠顆粒物,減少病毒氣溶膠傳播,保護家人呼吸健康。
凈諾抗菌除醛空氣凈化器除了凈化顆粒物外,溶菌酶抗菌層可以殺死空氣空細菌,例如大腸桿菌、白色葡萄球菌、金色葡萄球菌等,除菌率達99.99%,高效除菌,無二次污染。
同時搭載高精度PM2.5激光檢測器,精準檢測空氣質量,靈敏識別0.3微米粒徑以上的顆粒物,在自動凈化模式下,根據(jù)空氣質量自主選擇合適凈化風量,省心更便捷。
如果家中通風環(huán)境不好,更加需要重視病毒的氣溶膠傳播,強烈建議使用凈諾抗菌除醛空氣凈化器。
還有什么措施能預防氣溶膠傳播?
關于這點,上海的發(fā)布會給了 7 個建議,做到
「七個要」:
一、要取消一切人員聚集活動,要勸阻重點疫區(qū)的親朋好友來訪;
二、要常開窗,多通風,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
三、要做好日常家庭消毒:對門把手、桌椅、馬桶坐墊等重點部位用 75% 酒精或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四、要講個人衛(wèi)生:飯前便后用流動的水、肥皂或者洗手液來洗手,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或手肘彎曲遮掩口鼻;
五、要避免空氣和接觸傳播:家庭成員要避免接觸可疑癥狀者身體分泌物,不要共用個人生活用品;就餐時,公筷分餐,快進食,少說話,相互交流不宜近,避免握手和擁抱,拱手微笑講禮儀;
六、要嚴格做好居家隔離:外來人員要配合相關調查,準確報告實情、主動接受隔離;需要居家隔離、觀察的,應盡量與家人分住所居住,條件有限的,要分房間居住,單間隔離,同屋居住的全部家庭成員都要戴好口罩;
七、要密切關注家庭成員健康狀況,如出現(xiàn)發(fā)熱、咳嗽等癥狀,應自覺避免接觸他人,佩戴好口罩后盡快到就近的發(fā)熱門診就診,全力配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