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鐘南山院士出席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在會議上鐘南山院士強調:下水道的通暢,極為重要。
為何鐘南山院士著重強調:
下水道的通暢,極為重要?
鐘南山院士說:“最近香港青衣長康邨康美樓發生的同一建筑兩人感染新冠肺炎,懷疑與該樓下水道的污染有關,結合2003年“非典”時淘大花園的教訓,“特別是我們已經從患者糞便中分離到活的新型冠狀病毒,提示我們下水道可能是一個新的傳染源?!?br />
下水道傳播機理是什么?
鐘南山的看法是,新冠病毒并不是因為消化道吃進去感染,而是
糞便等污染物滯留在下水道干了以后里面還帶有病毒,經過鼓風吹到空氣中以后,氣體再被人吸入(也可以叫它氣溶膠),就產生了感染的風險。這應該是最合理的解釋。
香港下水道傳播案例
據了解,
2月10日,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公布,由于確診的第42例病例與此前確診的第12例病例都居住在青衣長康邨康美樓07號室,特區政府當晚撤離了該大廈數十戶居民。
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局副局長謝展寰指出,該大廈的設計是用同一條糞渠接駁,且糞渠接駁一條排氣管,而排氣管是在室內,但并沒有完全密封,因此不能排除可從排氣管傳播病毒,需由工程師再作檢查,暫時不能排除其可能性。
而在2003年SARS時期,香港淘大花園小區確診SARS病例321人,占全香港確診病例的1/5;其中42人死亡,占全香港死亡病例的1/7。這42名死亡病例中,有22名來自E座,大部分是住在7號和8號垂直排列的單元。
世衛組織調查發現,在淘大花園,病毒上下樓傳播的途徑之一是下水管道。
2月19日,國家衛健委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中,傳播途徑在原來基礎上新增:
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于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氣溶膠傳播可能。
通過以上兩個案例及國家衛健委新公布的最新傳播途徑,大家應該提高警惕,注意個人和家庭衛生清潔,保持下水道通暢。
如何防控馬桶和下水道氣溶膠傳播?
一、防止沖洗馬桶產生氣溶膠傳播
沖馬桶的時候,要蓋上蓋子,因為沖馬桶形成大量的氣溶膠。沖完馬桶后,還可以用消毒劑清潔馬桶蓋。平時不用時候,馬桶蓋要蓋上,防止氣溶膠從下水道上冒出來。
二、防止下水道造成樓上樓下傳播病毒
專家認為,如果管道沒有裂縫,那么風險不大。但如果居民想要進行下水道消毒的話,可以在每天晚上沒有人使用的時候,用84消毒片或84消毒液放進下水道或馬桶里。
三、防止地漏氣溶膠傳播
用塞子把下水口堵上;或者往下水口倒杯水,保證彎頭里有水。如果倒水,只需要每天把一杯水倒在里面,直接往地漏上潑灑就行,加到水開始從地漏滿溢出來即可。
有條件可以倒入消毒水,進一步預防毒害侵入,還能抑制積水里滋生細菌。這就是防范氣溶膠通過地漏傳播的有效解決方式!
四、其他居家防控措施
●便后洗手
比起其他防控方法,洗手更加重要。
●勤消毒
每天用含氯消毒液(如 84 消毒液)清潔廁所一次,使用消毒液稀釋配比,可以參考產品說明書。
特別需要注意清潔「高頻接觸」的地方,洗臉臺,坐便器,門把手等。
●勤通風
衛生間要保持開窗通風,建議每天開窗通風3次,每次半小時以上。不能自然通風的可采用排氣扇等機械通風。
●建議使用空氣凈化器
新型冠狀病毒的尺寸為直徑0.06-0.14微米,新冠病毒雖小,但不會單獨存在。
它總是附著在較大的顆粒物,或者與飛沫一起形成較大的氣溶膠(
直徑 0.001~100微米)。
空氣凈化器中的HEPA濾網是由非常細小的有機纖維交織而成,能夠過濾空氣中病毒氣溶膠顆粒物。
華為榮耀親選生態品—凈諾抗菌除醛空氣凈化器,采用H12級HEPA濾網,過濾PM2.5及0.3微米以上顆粒物,單次過濾效率達99.5%。

目前大部分地區天氣比較寒冷,室內還需要開暖氣,又不能長時間開窗,使用空氣凈化不僅過濾病毒氣溶膠,減少病毒氣溶膠濃度,降低室內人員感染幾率,同時還能除霧霾,殺滅細菌。